近日,國際乳品聯合會(IDF)專業刊物《動物健康報告》10月號刊登文章《“Good solutions to reduce heat stress have improved animal welfare in China”》。該文章由蒙牛奶牛研究院與中丹中心聯合撰寫,通過收集近年來蒙牛合作牧場在熱應激防控這一重要奶牛福利上所做成功方案,向世界分享了蒙牛在奶牛健康管理方面的優秀實踐。
奶牛熱應激防控僅是蒙牛在奶牛眾多福利改善方面的一個縮影。奶牛良好的生活福利是生產優質牛奶的重要保障,多年來,蒙牛始終秉承“以牛為本”的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眼光來審視和引導奶牛福利體系的搭建,堅持不懈探索提高奶牛福利的創新措施,為奶牛的“食、住、行”制定了嚴苛的養殖標準,更是在實踐中以養生之道探索出一條“吃好、喝好、休息好”的奶牛福利養殖之路。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指出,福利養殖是奶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它讓奶牛更健康,讓食品更安全,讓牛奶更優質,從而也讓牧場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惠及廣大消費者。 2012年,蒙牛與Arla在中國、丹麥兩國農業部牽頭下成立中國丹麥乳品技術合作中心,8年多時間引入了國外ArlaGarden、SOP、Lean、《奶牛幸福之源》等13項先進技術管理標準及項目,并邀請國外專家長期服務國內牧場,圍繞奶牛福利、牧場運營提升等方面,幫扶合作牧場提升技術與管理水平,培訓覆蓋超2萬人次,牧場的技術管理得到了持續優化和提升,對奶牛福利的認可不斷改善,帶動了整個行業對奶牛健康的關注。
通遼小黑山牧場是中丹項目試點之一,中丹項目小組成員實地駐場,圍繞奶牛生產與營養、奶牛健康飼喂監控的準確性、犢牛生長監控等奶牛健康飼喂、犢牛健康管理方面改善,共解決問題12類,牧場奶牛單產提升超3公斤,公斤奶成本下降0.18元。小黑山牧場負責人馬喜軍說:“牧場能有這么大的變化,離不開蒙牛的幫扶,中丹項目的實施,讓我們對奶牛健康管理更加重視,只要善待奶牛,她們一定會回報給我們更多”。 為了進一步實現奶牛福利深度研究,蒙牛奶牛研究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國際奶業戰略與技術研究中心等知名高校,以及中糧、Delaval、Lely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通過項目驗證如何通過管理與技術降低奶牛發病率,改善奶牛健康,延長奶牛生產胎次,為牧場提供更多實踐研究數據支持。2020年,蒙牛奶牛研究院在奶牛健康、奶牛生產性能提升和牧草研究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發項目6個,在國內核心與專業期刊發表論文6篇、科普文章30余篇,擴大和豐富了奶牛健康、高效養殖方面技術儲備。
2020年,蒙牛在行業率先發布《牧場奶牛福利推廣實施體系》,圍繞奶牛養殖全鏈條、全環節,有針對性地講解福利實施的關鍵點和實操規范,填補了中國奶牛福利體系的空白,為中國奶牛福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系統化的指導范本。未來,蒙牛將致力于福利養殖理念與技術向全行業推廣,以實際行動踐行共享健康可持續發展體系,引領中國奶業邁向新的征程,讓中國消費者喝上“世界品質的放心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