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李鵬程:讓乳業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塊金字招牌
11月19日,2020網易新能量乳制品行業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中國奶制品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等嘉賓出席。 在峰會上,蒙牛榮獲“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品牌”、蒙?偛帽R敏放榮獲“2020年度最佳操盤手”、特侖蘇榮獲“2020年度超級單品”。從草原出發、胸懷世界的蒙牛,歷經21年發展,以世界乳業八強的身份將中國乳企的發展理念播撒進全球乳業價值鏈,在全球舞臺展現了中國乳業的力量。
(蒙牛榮獲“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品牌”、蒙?偛帽R敏放榮獲“2020年度最佳操盤手”)
(特侖蘇榮獲“2020年度超級單品”)
與RCEP同頻共振 蒙牛國際化迎來更大空間 在本次峰會召開前幾天,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在李鵬程看來,RCEP的簽署對中國乳業和蒙牛而言是重大利好。 從區域來看,蒙牛已經在東南亞、大洋洲構建起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從產業鏈要素整合來看,蒙牛形成優質奶源、高端研發、一流加工、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全產業鏈要素的全球化布局;從貿易投資來看,新西蘭雅士利、澳大利亞貝拉米、蒙牛印尼工廠YoyiC實現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從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打通。
(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發表演講) 李鵬程表示,“國際化不是件容易的事,RCEP前前后后談了8年,蒙牛同樣用了差不多8年才實現了國際化布局初成體系。當前,蒙牛正在通過整合資源、產能、市場,實現國內外和區域間協作,發揮產業鏈最大效能。RCEP建立了一個更高級別的開放合作體系,給蒙牛的國際化帶來更廣泛的發揮空間。” 堅定實踐國際化 讓開放的中國乳業造福全世界 蒙牛近些年一直在通過倡導“全球乳業共同體”來推動全球優質乳業資源優化配置,尤其在“雙循環”戰略格局下,不斷促進中國乳業深入全球價值鏈。在11月初的進博會上,蒙?偛帽R敏放表示,將加快構建雙循環新格局,讓開放的中國乳業造福全世界。 在這些戰略思想推動下,蒙牛國際化的每一步都扎實向前。今年8月,貝拉米中文版產品正式上市,一系列奶粉、輔食新品也隆重亮相。進博會上,蒙牛攜手貝拉米、雅士利國際和愛氏晨曦,帶來了高端有機奶粉、有機輔食、羊奶粉、奶酪等系列產品,引起廣泛關注。在東南亞,蒙牛旗下的Yoyi C頂住了疫情影響,銷售實現逆勢增長,貝拉米在該區域市場的拓展也勢如破竹。蒙牛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通和融合,初見成效。
(蒙牛印尼工廠) 李鵬程認為,蒙牛之所以堅定地實踐國際化,是因為乳業與生俱來就有國際化的基因,同時也是為了滿足不斷升級的國內消費需求和掌握穩定的全球供應鏈,為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提供保障。 完善“蒙牛經驗” 以高品質產品服務二十億消費者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給中國乳業的國際化之路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為此,蒙牛倡議廣大中國乳企積極行動,推動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和前瞻性布局,更深入地參與乳業國際治理和國際合作,助力中國乳業在乳業標準、貿易規則、原材料交易等方面占據更多的主動。
(蒙牛新西蘭工廠) 以成熟的策略及體系應對國際化進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是蒙牛國際化過程中形成的重要寶貴經驗。在國際化道路上,蒙牛做到了用好本土團隊,用本土化的人才結構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當地環境、打開市場;同時做強產品品質,用過硬的品質與服務,讓消費者信任和喜歡上中國乳制品;并且借鑒中國市場收效明顯的一些打法和套路,嫁接、移植到海外市場去。例如在疫情大背景下,蒙牛在新加坡試水的社群營銷、社區團購,帶動今年1到10月份銷售同比增長近5倍。 從這些有效經驗出發,李鵬程指出,“面對困難,我們必須要更積極、更科學地開展全球資源和產能布局,讓中國牛奶成為更多消費者的至愛,讓中國乳業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塊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