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北門,茶葉之路,千年驛站,恐龍故里…… 這是哪里?內蒙古中國最大的對蒙陸路口岸,也是距離北京最近的陸路口岸城市,是連接歐亞大陸最便捷的大陸橋,是我國向北開放的最前沿。它的名字叫——二連浩特
二連浩特市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北方民族長期居住生活的地方。蒙元時期,這里建立了玉龍棧。1257年,大蒙古國大汗蒙哥在玉龍棧曾與其弟忽必烈會面。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設立“伊林”驛站。從明清兩代“萬里茶道”上的小小驛站,到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聯運列車線路上的重要節點,從“伊林驛站”到“二連站”,中俄蒙經濟走廊中“一帶一路”與“草原之路”在此交會對接。“南有深圳,北有二連”,這座中蒙俄經濟走廊上的袖珍之城,成為通商重鎮。 二連浩特自古就是“茶葉之路”“草原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節點。二連浩特市圍繞邊關特色、茶路驛站、恐龍遺跡三大旅游資源,推出邊境跨境文化游、恐龍探秘游、驛站文化游、商貿娛樂游、體育競技游、民俗風情游、休閑度假游、節慶會展游等旅游產品,將全市打造成一個大景區。 二連浩特景區位于市區北部軍事區,南北長約1800米,東西約720米,占地面積約130萬平方米,最北邊至中蒙邊境線。景區以國門、界碑為核心,以“邊關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二連城市歷史變遷發展為主線,全力打造一個國內獨具邊境文化特色,并集旅游觀光、軍旅體驗、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分為入迎賓區、沿途引景區、火車紀念廣場區、國門參觀區、警犬訓練區和界碑參觀區幾部分。 國門莊嚴肅穆,在國門乳白色的門體上方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7個鮮紅大字,上面懸掛的國徽閃著的金光,國際鐵路在下面通過。國門下方的中蒙鐵路,是連接首都北京和烏蘭巴托、莫斯科的鐵路交通大動脈,被譽為“歐亞大陸橋”。
國門主體為鋼結構減力墻,外墻為花崗巖板和槽鋼骨架,玻璃絲綿保溫組成的復合墻體,橫跨鐵路中間部分為玻璃幕墻結構。國門在使用功能上安裝了閉路監視系統和防雷接地系統,其中一層為紀念品銷售處;二層為墨寶室、中蒙友好關系發展史;三層設立有國門博物館、高檔休息區、國門影吧;四層設立有國門會務室展區,眺望區、休息區。氣勢磅礴,宏偉壯觀。2019年,二連浩特市的二連浩特國門旅游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祖國正北,二連浩特最美,邀你一起來見證! |